[拼音]:bianmi
[英文]:constipation
大便祕结不通、排便间隔时间延长,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。可单独出现,也可作为一种症状在各种急、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。多由大肠积热、气滞、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,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。
便祕有多种名称,《内经》称为后不利、大便难。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则称脾约、阴结、阳结等。后世还有大便祕、大便燥结、肠结等名称。《金匮要略》认为便祕的病因病机与寒、热、气滞有关。金元时期朱丹溪则强调血少可引起便祕。明代张景岳认为:“祕结一证,……不知此证之当辨者唯二,则曰阴结、阳结而尽之矣。盖阳结者邪有馀,宜攻宜泻者也;阴结者,正不足,宜补宜滋者也,……有火者便是阳结,无火者便是阴结”(《景岳全书·祕结》)。
便祕的临床表现,一般是大便次数减少,经常二三日甚至更久才大便一次,或虽大便次数不减,但粪质干燥坚硬,排出困难。少数患者,时有便意,大便虽不十分干硬,但排出不尽,或临厕努挣,不能顺利排出。日久可见腹胀腹痛,头晕头胀,食慾减退,睡眠不安,或引起痔疮、肛裂。
病因病机
便祕的主要病变是大肠传导失常,但和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。发病原因主要为饮酒过多、过食辛辣肥甘之品,或热病之后,馀热留恋肠胃,引起胃肠积热,津液耗伤,传导失润;或因忧郁过度,情志不舒,或久坐少动,气机郁滞,大肠传导失常所致;或因劳倦过度、病后、产后,以及年老体虚,气血不足,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,血虚则不能滋润大肠,均可导致便祕;或因病中过用燥热、发汗之剂等,耗伤阴津,肠道干涩;或因阳虚体弱、年老体衰,阳气不足,阴寒内生,留于肠胃,寒凝则阳气不通,肠道传导不利而致。
辨治
根据便祕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,可分为热祕、气祕、虚祕、冷祕(寒祕)四类。因此,便祕的临床辨证,主要是辨别虚实。热祕、气祕属实证;虚祕、冷祕属虚证。
(1)热祕。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而黄,面红身热,腹部胀痛,口干口燥,舌红苔黄或黄燥,脉滑数。治宜清热润肠,常用麻子仁丸加减。如壮热(高热)烦躁,口干欲饮,大便不通,可用大承气汤以洩热通腑。
(2)气祕。大便祕结,排便时不畅快,甚则腹中胀痛,嗳气频繁,胸胁胀满,舌苔薄,脉弦。治宜顺利行气,常用六磨汤加减。
(3)虚祕。有气虚、血虚、阴虚便祕的不同:气虚者,证见虽有便意,但排便时虽用力而不畅,用力屏气则易汗出,气短,便后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此时大便并不一定干硬,舌质淡,苔薄,脉细弱。治宜益气润肠,常用黄芪汤加味。血虚者,证见大便祕结,面色无华,头晕眼花,心悸,腰膝痠软,口脣舌质均淡,脉细。治宜养血润燥,常以润肠丸加减。阴虚者,证见大便干结,甚至如羊粪样,口干咽燥,心悸,头晕耳鸣,或见两颧发红,舌红少苔,甚至无苔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补肾,润肠通便,常用六味地黄丸合增液汤加减。
(4)冷祕。证见大便不畅,排出困难,小便色淡而量多,面色白,四肢不温,喜热怕冷,腹部冷痛,腰脊酸冷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治宜温阳通便,常用济川煎加减。
此外,还可用外导法治疗便祕。如蜜煎导法及肛门塞药外导法等,各种便祕均可配合使用。习惯性便祕尚需养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。
便祕的预后一般良好,但某些特殊疾病,如心肌梗塞等,因长期卧床而导致便祕,由于排便时用力屏气努挣,常是导致突然死亡的诱因,应引起足够的注意。